天天快资讯丨古籍里的清明 | 禁火冷灶渊源久 祭祀节令国传家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央视网消息:清明有着节气和节日两重“身份”,也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,因其传统悠远而有着深厚的积淀。清明的起源、祭拜的传统来自哪里?

清明起源于周代的祭祀祖先的礼仪,后来慢慢与寒食、上巳三者合并为一个节日,它也是唯一个与节气相关的节日。

由于寒食“禁火”的渊源,因此在寒食有一种特别的仪式,就是皇帝“赐新火”。

不仅仅“燃火”是这个节令的特殊权利,在古代“祭祀”也要严格遵循礼制。在宋代,平民不能建庙来祭祀祖先,他们把祖先的画像、泥塑牌位供奉在佛寺,被称为“功德祠”。只有皇帝、贵族、官僚才有建庙祭祀祖先的权利。直至明代,士、庶开始被允许建立自己的“家庙”,逐渐演化为后世的“祠堂”。

从秦汉开始,休假制度日益完善。到魏晋南北朝时期,寒食节已经十分流行,但尚未形成清明节。直到唐代颁布《假宁令》,规定官员享受节日、旬休、祭扫等个人生活相关事故假,清明与寒食正式合并为一个节日。

标签:

为您推荐

天天快资讯丨古籍里的清明 | 禁火冷灶渊源久 祭祀节令国传家

清明有着节气和节日两重“身份”,也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,因其传统悠远而有着深厚的积淀。清明的起源、祭拜的传统来自哪里?

来源:央视网2023-04-05

当前要闻:麦田里的“红绿蓝” “新技术+新装备”让粮食生产提质增效

在今年的春耕生产当中,科技赋能农业,“新技术+新装备”让粮食生产提质增效。

来源:央视网2023-04-05

每日简讯:数字春耕“别样新” 科技减轻种地负担 “双减”背后的“双增”

农田里的传感器已经变成农民的眼、鼻、手。这些新农具的推广应用,也大大减轻了农民种地的强度和负担。

来源:央视网2023-04-05